土耳其那边的新无人机“红苹果”一上天,咱们这边的军迷圈子,锅直接就炸了。
这事儿本来是土耳其军工的高光时刻,结果照片一出来,大伙儿全傻眼了。
这哪是啥“红苹果”啊,明眼人一看,这不就是咱们沈飞“鹘鹰”FC-31的无人缩小版吗?
“鹘鹰”是谁?那可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歼-35战斗机的“前身”!
这问题就来了,隔着十万八千里的土耳其,到底是怎么把咱们尖端战机的设计给“顺”走的?
这脸撞得也太狠了
咱们先掰扯掰扯它俩到底有多像。
“红苹果”是个隐身无人攻击机,FC-31是有人驾驶的隐身战斗机。
虽然个头一大一小,一个坐人一个不坐人,但气动布局、机翼样式,甚至连进气道的设计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说它是无人版的迷你FC-31,一点都不过分。
这背后的门道,想来想去,其实只有一条路走得通。
歼-35现在规划了海空军和外贸三个版本,但自家订单都忙不过来,还没正式卖给谁。
可当年在FC-31阶段,项目一度是对外找出路的。那时候,能深度接触到它技术细节的,只有我们的铁杆兄弟——巴基斯坦。
巴基斯坦跟我们的关系不用多说,同时,他们跟土耳其的军工合作也铁得很。
这么一条“中国-巴基斯坦-土耳其”的技术链条,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。
担心的不是抄作业
说实话,咱们倒不担心土耳其能把FC-31的核心技术偷走。
现代战机的灵魂,是航电、雷达、发动机和隐身材料,这些可不是光靠一个外形就能复制的。
我们真正担心的,是另一种更头疼的玩法。
土耳其这方面,可是有“前科”的。
他们拿着别人的技术,一转头就搞个低配版,回来跟你抢生意。
比如他们的拳头产品TRG-300火箭炮,当年就抢了本该属于我们的孟加拉国订单。
而这火箭炮的技术,恰恰就源于中国的“卫士”系列。
高端商战防不胜防
现在,“红苹果”无人机要是大规模生产,八成也要走这条老路。
它会顶着一张“中国脸”,用更便宜的价格,在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军火市场,跟我们的外贸无人机掰手腕。
正版的歼-35身价不菲,可土耳其的“红苹果”,还有他们那个“可汗”战斗机,打的就是价格战。
更有意思的是,土耳其的模仿对象还不止我们一家。
他们一边搞“红苹果”,另一边还弄出个叫“安卡-3”的飞翼无人机。
那造型,又跟美国的B-2“幽灵”轰炸机像得不行,被网友戏称为“土耳其版B-2”。
学最好的做够用的
当然了,长得像不代表本事一样大。
美国的B-2是战略级的大杀器,载弹量20吨,航程上万公里,工艺和涂层都是绝活。
土耳其的“安卡-3”,载弹量才1.2吨,航程也就两千公里,隐身效果更是差了一大截。
从里到外,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。
这也恰恰暴露了土耳其的真实想法:学最好的,做够用的。
无论是学中国的FC-31还是美国的B-2,他们要的不是1:1复刻,而是借鉴成熟的设计,用自己现有的技术,造出便宜、能用的装备。
笔者以为
看着土耳其的这些“杰作”,我们或许才第一次真正体会到,美国这些年为啥总对技术泄露那么焦虑。
当你的设计开始被人模仿,当你的产品在国际上遇到“同款竞品”,这恰恰说明,你已经从追赶者,变成了被追赶的那个。
“红苹果”的出现,与其说是技术危机,不如说是一记警钟。
它提醒我们,中国军工起来了,以后在全球化的舞台上,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宝贝,是个必须严肃对待的新课题了。
这,或许就是成为强者的烦恼吧。
炒股配资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