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八月的最后一天,普京告别俄罗斯,展开了一次为期四天的中国之行。
不过,他刚一离开俄罗斯,俄乌的局势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。
不仅乌克兰开始奋起,连欧盟也再度释放出强硬的信号。
在局势出现变化后,俄乌局势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?
两位重要官员“联手亮相”,引起了不少关注。
这次上合峰会可以说是空前的盛大场面。
8月30日清晨5点50分,天还没亮,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乘坐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,开启了此次的中国行。
此行的主要任务,就是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。
对中国来说,古特雷斯早已不是陌生人——去年他曾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,还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上合组织会议。
可以说,他算得上上合组织多边合作框架中的“老熟人”。
这次再次来访时,他依然满怀热情地提到,上合组织作为一个连接全球众多人口、涵盖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域的平台,在当前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而在古特雷斯到达后不到一天,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乘坐专机抵达了天津。
这是他在2025年5月国事访问之后的又一次访华,而且更令人关注的是,这次普京会在中国待上整整四天。
对于一位一直身处俄乌冲突泥潭、很少踏出国门的总统来说,这次长时间的访问,无疑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。
路透社和《印度快报》等国际媒体纷纷评论说,这次行程算得上是“少见的长时间海外出访”。
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,普京和古特雷斯之间发生过几次“对峙”。
今年年初,普京曾向联合国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建议——希望联合国能介入乌克兰战后的重建工作,牵头建立一个“临时管理”机构,推动在战后举行选举。
不过,古特雷斯以联合国秘书长的身份,拒绝了普京的建议。
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后,普京和古特雷斯的见面次数变得很少。这次他们同时出现在上合峰会的场合,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。
有两个不好消息同时传来。
目前,俄乌局势依然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焦点话题。
8月28日,俄罗斯再次对乌克兰展开了一轮强烈的空中打击。
据乌方说,这次攻击的规模之大,可以说是自战争爆发以来最猛的一次“顶格级别”。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称这次是“到目前为止最激烈的空中打击之一”。多地传来爆炸声,平民伤亡严重,这次袭击很快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关注。
在局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,泽连斯基迅速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打了个电话。
他起初对古特雷斯表达了感谢,感谢联合国对遇难者和受伤者的关心慰问,但随即把话题转到了核心问题上——怎么才能阻止战火继续蔓延。
他在通话中提到,乌方已经准备好举行高层次的和平会谈,呼吁俄方表现出真诚,但他觉得俄方的反应让人觉得挺失望。
有人说,泽连斯基这样做,是希望通过联合国来争取一些道义上的 backing。
实际上,除了这个,泽连斯基还准备了其他一些措施。
普京离开俄罗斯之后,乌克兰方面迅速放出了一段视频,展示了他们首次对外亮相的新型远程巡航导弹——“火烈鸟”。
画面里,三枚导弹依次升空,气势十足。这种导弹的射程超过了3000公里,基本上可以对莫斯科实施远距离打击。
这不仅仅是武器的首次亮相,更像是在直接发出一个警告:要是俄罗斯还不收手的话,难不成“火烈鸟”未来真的会朝莫斯科飞过去吗?
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,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。
第二个不太好的消息,来源则是西方的政治圈。
8月31日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发表了一篇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独家采访。
在采访里,她坦率地说,欧盟正积极考虑是否派遣军队到乌克兰,“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做准备”,行动的具体方案也在逐步敲定。
让人没想到的是,她还透露,虽然美国不会直接参与行动,但已经承诺会为这支可能出征的欧洲军队提供“安全保障”,换句话说,就是在幕后给予资源和支援,帮助欧洲盟友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加入战斗。
这表明,乌克兰或许会迎来一支由欧盟派出的实质性援军,而在这背后,则有美国这个重要的后盾在撑腰。
尽管美军表面上没有直接参战,但如果欧洲真的派兵,俄罗斯将承受比现在更大的压力。原本就复杂的俄乌冲突,或许会因此进入多国介入、战线扩展的新局面。
对莫斯科来说,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。
所以,这两个消息连续传出,实际上都在传递一个共同的信号:俄乌局势只会变得越来越棘手。
目前,国际社会都在关注一个问题:对于这件事,中国有什么看法吗?
实际上,中国并不是置之不理的一方。
中国一直表达着明确的态度,就是希望双方能够尽早实现停火,通过协商来解决分歧。
但战争可不是喊喊停停就能结束的事情,最终能不能实现停火、开展对话,关键还是看乌克兰和俄罗斯自己怎么做。
我们唯一能盼望的,只有一个简单的心愿:希望那一天能够提前到来。
炒股配资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