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那边刚喊话这个月底想跟中国谈谈大豆的事,我一个在艾奥瓦州的朋友就说,他们农场主的电话会议听着跟哭丧没什么两样。一边是秋收后堆积如山的金黄豆子,另一边是银行催款的邮件,夹在中间的是一颗颗悬着的心。
他那口气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下最后通牒,实际上底牌都快被自己掀干净了。对着镜头喊话,四个星期后,必须把大豆的事谈妥。这不像是谈判,更像是在自家后院里,对着空气下军令状,透着一股子外强中干的急切。
这事儿得倒回2018年去看。那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。一拍脑袋,“对华500亿商品加税”;没过多久再补一脚,“2500亿走起”。到了2025年,直接把关税加到了一个让人咋舌的数字。这套操作行云流水,当时大概没人想过,这股风迟早会吹回自家的田地里。
于是,巴西和阿根廷的农场主们,大概是那几年笑得最开心的。中国的采购商带着大额订单涌入南美,长期协议一份接一份地签。VIP入场券就这么发了出去,把原本属于美国豆农的座位占得满满当当。于是就有了今年秋收后这尴尬的一幕:来自中国的订单归零,这是1999年有记录以来头一遭。
海关总署那边前阵子亮出来的数据挺有意思的:8月份进口了快1400万吨大豆,历史第二高。里面八成半都是巴西豆。这话不用翻译,意思就是粮囤好了,长约也签了,哪怕运费贵一点,心里也不慌。中国这张牌打得极为精准,直击要害。
仓库里的豆子堆成山,银行的贷款利息单却不会晚到一天。美国豆农这个群体,曾经是他最铁杆的支持者,现在却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。白宫后院起火,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们也坐不住了,信一封一封地写。大豆协会的主席在镜头前几近哽咽,说着“我们濒临财务崩溃”,那场面,确实让人心酸。
他最让人想不通的一点,就是抱怨中国“仅仅出于谈判目的”不买美豆。这话说得,好像忘了当初是谁先动的手,把商业问题变成了武器。现在反过来指责对方把自己的东西当武器,这逻辑多少有点绕。
中方其实话说得很明白,也从来没把门堵死,就一句话:按市场规律办事。翻译过来就是,想让我买你的豆子,可以,先把那些不合理的关税清单给撕了。想继续端着架子,又指望我来帮你稳住选票,天底下没这么好的事。
所以月底真要是见了面,场面估计不会太好看。这边急着要一个能带回去交差的采购大单,那边则会不紧不慢地拿出那份长长的关税列表。谁更能耗,谁的时间更值钱,答案不言而喻。
这就像你磨了半天四十米长的大刀,正准备上场,结果发现对手根本没在擂台上,人家坐着高铁去巴西签下一笔大单了,车窗外还对你挥了挥手。时间,有时候真的不在筒仓那边。
你觉得这豆子最后能谈成吗?
炒股配资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